吃肉要分人,豬肉、牛肉、羊肉的人群宜忌,你吃對肉了嗎?
不奕養生豬肉一直以來是我們攝取動物類脂肪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牛肉味道鮮美,是高蛋白質、低脂肪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羊肉肉質細嫩,味道鮮美。古代中醫學認為「人參補氣,羊肉善補形」。冬季...- 2019年1月05日23時41分
- 健康文摘 / 不奕養生
豬肉一直以來是我們攝取動物類脂肪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
牛肉味道鮮美,是高蛋白質、低脂肪和蛋白質的主要來源。
羊肉肉質細嫩,味道鮮美。古代中醫學認為「人參補氣,羊肉善補形」。冬季時羊肉有進補和禦寒雙重功效。
性味歸經
豬肉:性平,味甘、咸,歸脾、胃、腎經。
牛肉:性溫,味苦、甘,歸脾、胃經。
羊肉:性大熱,味甘,歸脾,腎經。
補益功效
豬肉有滋陰潤燥,補虛的功效。
牛肉有補中益氣,滋養脾胃,強筋健骨的功效。
羊肉能暖中補虛,補中益氣,開胃健身,養腎氣,養膽明目。
營養檔案
豬肉富含維生素b1。能提供人體必需的脂肪酸,血紅素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改善缺鐵性貧血。
牛肉富含蛋白質、胺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,能提高機體免疫力,對術後、病後調養有一定作用。
羊肉的脂肪、膽固醇含量比豬肉和牛肉少,蛋白質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b6以及鐵、鋅、硒的含量頗為豐富,適合腎虛者進行食補。
人群宜忌
適宜人群:
豬肉適宜陰虛體質,熱病傷津,大便乾燥。燥咳無痰者、皮膚乾燥及希望美容者,生長發育期少年兒童、婦女產後體虛便秘乳少者食用。
牛肉適宜中氣下陷,乏力泄瀉者,氣血虧虛、面黃目眩者。手術後傷口需要癒合的患者,繁重體力勞動者,運動員食用。
羊肉適宜慢性肺病如咳喘、肺氣腫的患者,胃寒反胃、完腹冷痛者,貧血、氣血兩虛者,腎陽不足、腰膝酸軟者,產後氣血虧虛、乳少者食用。
不宜人群:
豬肉不宜濕熱偏盛,舌苔厚重者多食,感冒初愈者頑固性疾病,比如癌症,銀屑病患者忌食。
牛肉不宜感染性疾病發熱期間,濕疹、瘡毒等皮膚病患者。肝、腎病變,內火勝者及高脂血症患者忌食。
羊肉不宜發熱、牙痛、口舌生瘡的上火者,肝病急性腸炎等感染性疾病患者、高血壓患者,平時陽氣偏旺,肝火上炎者食用。春夏陽氣偏盛之地,不宜多吃羊肉。
怎樣吃最健康?
豬肉煮湯飲下可急補由於津液不足引起的煩躁、乾咳、便秘和難產,陰虛引起的眩暈、耳鳴、腰膝酸軟。
豬肉配大蒜使用可延長維生素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,促進血液循環,消除疲勞,增強體質。
牛肉加紅棗燉服,可生肌和愈傷。
牛肉與土豆同食健脾養胃。
牛肉與黃芪配伍熬湯,用於氣虛無力者。
牛肉屬於紅肉,不宜多食,每周一次為宜。烹調牛肉要用熱水直接加熱,不能用涼水。燉肉前一天,用芥末塗抹牛肉表面,燉肉前清洗掉再燉,或者加酒、醋、山楂、蘿蔔、橘皮、茶葉等,可使肉質鮮嫩易熟。
羊肉與海山配伍燉湯,用於虛勞體質陽痿者。
羊肉、魚、當歸、生薑配伍燉湯,用於氣血兩虛者。
羊肉補陽力強,一般人不宜常食,應搭配涼性或性平的蔬菜食用。
羊肉宜與豆腐配伍食用,補充多種微量元素,豆腐中含有石膏,有清熱瀉火,解毒的作用,可以制約羊肉的溫熱之性。